網頁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八輕的替代選項

經濟日報(08/3/0/2010)八輕的替代選項:「政府首長近來對八輕的政策發言主要有:經濟部長施顏祥8月3日表示,石化產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是支柱型產業及必要產業;馬總統於8月19日全國工業發展會議強調,憲法與環保基本法明訂經濟發展與環保應「兼籌並顧」,但經濟開發對環境有嚴重影響,應以環保優先;緊接著,吳揆提出新方案,即國光石化取代如高雄五輕等舊廠,他認為用排碳少的代替排碳多的,沒有道理反對;施部長上周五進一步宣示,石化工業政策是「適度規模、嚴格管理」,國光石化將是台灣最後一個大型石化案。」

經濟部以「最後一案」及「適度規模」爭取八輕過關的意圖明顯,但石化工業「適度規模」為何,卻有很大的解釋空間。」

「因此,吳揆提出的國光石化蓋新廠取代舊廠方案值得研究,並可考慮高雄舊廠更新優於設立新廠於彰化;在彰化設立新廠取代高雄舊廠的衍生問題不少,例如可能讓南部現在擁有的完整上中下游石化產業瓦解、南台灣的就業機會將減少,空洞化問題將更嚴重,以及彰化大城農地將永遠喪失,無法回復,使得我國面對未來糧食危機的能力更為脆弱。因此,調整八輕計畫、更新高雄的三輕及五輕,是值得考慮的方案,因為其生產效率較高、排放較少的各種汙染物,並能維持南部完整上中下游石化產業、避免南部空洞化,更可維護彰化大城優良農地與原始海岸。」

真的,現在真是個台灣發展的轉捩點:台灣要的是一個永續、環保、健康的土地與人民,一個以大同世界為理想所發展的幸福經濟的服務系統,還是一個仍以輸出原料產品,賺取外匯的製造-汙染的經濟思維所主導下的經濟政策?


沒有留言:

Service experiences

Service experiences
Service experiences

blog out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