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的品質與成為具有競爭力的知識學府,是一個服務系統創新與改造的工程。這個服務系統不是單方面調薪的議題而己。支離破碎的服務子系統,是無法連結成為一個from end to end 的價值傳遞系統。大學教師只是這系統裡的一個element而已。
高中教育的升學與窄化,靠大學的通識(博雅)教育的加持,其實成效有限;中學教育的數理與科學教育的方法的僵化,是無法在大學階段的學術研究基礎上加值;忽略全人五育均衡的發展的成長歷程,是無法激勵具有理想與社會正義的未來各行各業的領袖人才。而這些,大學教授只是在承受大學以前教育的果罷了。因此,如果要全人五育的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良才,那就不是大學教授調薪可以達到的。
整個教育服務系統的價值連結與各年段的因果關係的良性循環才是為國興才的永續作為。
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與熱情;調整家長社會功利導向的教育觀;支持專注學術研究的學者;鼓勵把每個學生當作一個獨特有發展潛力的良才來用心的教師們。這個社會,因為大家的一起做到,而更值得付出與享受付出。大家加油。
1 則留言:
我非教師,不具資格談些什麼;然而,謝謝老師的洞察與見解,著實發人深省。是,大家加油!加油的不只是教授們,包括社會上每一份子。如果知識只是讓我們驕傲冷漠、或者賣弄知識,這樣的知識毫無意義。多數原住民與鄉間許多淳樸可愛的一群人,他們說得不多,不抱怨、不算計,默默地以「行」成就許多有價值的貢獻,值得喝采。
「這個社會,因為大家的一起做到,更值得付出與享受付出。」謝謝貴為清大所長─林老師,謝謝您落實關懷的服務精神,提醒大家以理性與感性,共同關懷美麗台灣。大家加油!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