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 was a raining day. We took a mini-bus to visit eco-city exhibition at NCTU. It is a show case to display the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daily lives to elaborate how technology can enhance our living quality. It consists of three main application scenarios: at work, at home and at fitness center. Many technologies were used for certain types of applications. For us, a group of students from the Institute of Service Science, we felt that there are some additional efforts can be made in order to generate values for real world service. That needs more service design and innovation. That is what our institute is heading to.
5 則留言:
民國71年
場景一:
XXX的家屬到腫瘤科,我帶著一種不安與預知了些什麼,快速前往…「這是妳母親癌細胞的片子,……」聽完,晴天霹靂,當時,一個人,雙腳發軟眼淚奪眶而出,語無倫次打電話回家告知還需要顧著工作的父親。年少不經事的我,孤獨在醫院照顧母親,當時,好需要有人扶我一把。
場景二:
「推妳媽媽去作秀」,「作秀」?年輕不經事的我,放手讓實習醫師開著玩笑,推母親進醫學研討會現場…。時間在不安的等待中特別漫長,「媽,妳怎麼了,怎麼這樣?」當實習醫師推開大門時,我看著母親奄奄一息,低聲對著我啜泣與求救,母親告訴我,多位醫師不顧她的煎熬與痛楚,你一次、我一次,使用冷冰冰的器具,把母親當白老鼠作實習。不經事的我,事後痛恨自己無能,無法保護母親;更痛恨醫師們毫無同理心與慈悲心。
場景三:
「妳出去,妳媽媽推進來就可以。」「醫師,可是我媽媽會害怕,我陪著她。」結果,醫師給了我不耐煩的臉色與禁止。當母親為配合放射治療而拔掉數顆牙齒後,一樣,又是一次不人道的治療,讓她備受折磨。
場景四:
母親也合併有嚴重的糖尿病,必需接受內科會診,將血糖值降低,如此才能繼續之後相關治療。妳過來,我教妳幫妳媽媽打胰島素。我告訴護理長,我會嗎?會的,妳一定會,這樣可以幫自己省下一大筆注射費。護理長像母親般,仁慈地教會了我拿針為母親注射胰島素。
感恩有「服務科學」創新概念,以上這些事實發生在一家知名的大型教學醫院,病人椎心的痛楚讓家屬心痛無比。就「服務科學」角度,不知道能貢獻些什麼,期許服務科學為醫病之間搭起一座慈悲兼具專業的橋樑。
The study of Service Science has to be able to move the society toward better lives.
謝謝老師善意的回覆,更謝謝服務科學有您用心的投入與關懷,落實CSR。深信,知識必然化為可貴的力量,深入社會做有意義的貢獻。謝謝您!
【文章分享】
擷自:《我不是陳克華》(片段)
日期:聯合報98年4月1日
最近勤讀佛經,讀到發四無量心時,才發現「慈」與「悲」竟就是常被醫界提起的「同理心」,而「喜」和「捨」則可藉由文學藝術的教化涵泳而得以發揚。兩者,恰恰圓滿了四心的修行。我想起遠在花蓮行醫的父親,診所裡擠滿了自栽蘭花和收集的雅石,美不勝收,這不正是「四心」的圓滿修行之路?而我又何其幸運蒙命運之神的寵眷,一直走在這不自知的幸福裡。
原來,我是父親的輪迴再現版,他的存在,正是一本我必讀的完美教科書。走筆至此才猛醒,我竟對這本「人生大書」視而不見了廿年。
reference link:
http://udn.com/NEWS/READING/X5/4821708.shtml
個人備註:
1. 文章末段出現一個詞「再現版」,在古典樂中有所謂「再現部」因之,猜想陳醫師是否也是古典樂聽眾?
2. 謝謝因著服科網站訊息,讓我得以對「雲端服務」有粗淺的概念。
忘了務必感恩這位好醫師,在母親備受不人道折磨時,人生中出現一位貴人:戴東原醫師。感恩他樹立慈悲的好典範,縱然母親最後仍無法避免失明,但在這過程裡,感恩戴東原醫師讓母親因著他的慈悲心,得到溫暖的依靠。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