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忙於設計創新ICT消費產品之際,我們卻有可能忽略需要投入更多注意的食品安全問題。而服務科學應該可以為農業創造人類更安心的食物服務的價值。
就從這個短片想起吧。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Service experiences
Service experiences
blog outlines
Books
Blog roll
- Innosight Institute
- Don Chen's Village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Jim Spohrer's blog on service science
- 服務科學在橫山
- 橫山論壇
- 內灣天人岩屋
- 溪州鄉外出子弟聯誼會
- Linear Algebra- MIT Video lecture
- 阿宅反抗軍--朱學恆
- Knowing Hakka
- STRATEGIC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IT)
- 傅佩榮教授部落格
- Interaction Design
- 低碳生活部落格
- Cite you like
- The Last Lecture
- 老廖-Mitora
- 雲海深處
-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
- 陳烜部落格
1 則留言:
故事片斷擷自:個人藏書《美德書 The Book of Virtues》2000年1月12日購自新學友。故事「善良的主教」改編自雨果《悲慘世界》
約翰,一個冷峻、危險的人物,善良的主教收容他。故事最後,約翰仍然偷走教堂的銀器,善良的主教寬恕了他,對他說,「平平安安去吧!但不要從花園走,前門永遠日夜為你敞開。」當時約翰無法置信幾近暈厥,主教抓住他的手說,「絕不要忘記,你答應過我,你要用這筆錢做個誠實的人。」約翰不記得自己答應過任何事,但他靜靜聆聽主教以嚴肅的神情告訴他:「約翰,你不再屬於邪惡,你屬於善良。我已經為你買下你的靈魂,我將它從黑暗的思想和仇恨當中買回來,然後將交給上帝。」
人類社會需要重視智性與不斷自我督促的風氣,才能夠持續不斷地進步。但是讓人憂心的是,隨著時代變遷,結合對學歷至上的反思和謬誤的平等主義,我們的社會隱然發展出一種矯枉過正的反智傾向。過去知識份子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包括閱讀經典、思考社會議題和勇於挑戰自己,今天社會不僅不再要求知識份子,更甚而,這些知識份子的基本特質,時而成為大家讚賞或揶揄的目標。
少看一集沒有大腦的綜藝節目,就能多讀一篇文章;少唱一次KTV,便能學著思考次級房貸或三聚氰胺問題;少逛一下午的街,就能讀完遠藤周作《深河》並寫下感觸。我們需要找回智性的社會。
進而思考的是,莫成為冷漠的知識分子。道德沈淪,社會亂象層出不窮的今天,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各種知識的訓練,它更需要結合慈悲與關懷。James Russell Lowell 曾說:「一項高貴行為激起另一項高貴行為,就像一盞燈點燃另一盞燈,而且光度不會減弱。」主教的慈悲鞏固了另一個人靈魂裡的美德。最近常常靜觀開怪手等等工作的工人,心裡這麼想:如果這些工人公司的老闆,多一點慈悲與關懷,適時給他們教育訓練、為他們統一訂做工作服、關懷他們的家庭、勸他們少喝酒等等,是不是可以和主教一樣,鞏固一個人靈魂裡的美德?人的良知與美德在愛與關懷中得到救贖,黑暗與邪惡是否自然漸漸遠離呢?學著「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也做他人的天使。」莫讓良知與道德的泯滅所種下的惡果反撲,造成更多無力挽回的悲慘。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