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九十八比二:大埔圈地事件的省思--聯合報社論

以下的結論,值得我們思考一個公民社會裡的溫柔的對待與理性的溝通。服務系統的連結的難就難在這裡:如何把各自的價值主張連結成一個具有永續,健康,和有經濟力的服務價值創造與使用的系統。
九十八比二,是個懸殊的比數,或許反映了一般台灣民意對經濟發展的務實取向;但那百分之二少數的堅持,卻或許更是台灣農業彌足珍貴的希望所繫,各方應當更認真、更細緻地對待。馬政府要打造富麗農村,絕不應只是砸錢在農地上增添水泥建設;而推動農村再生,如果連讓農民保有自己的耕作土地都做不到,豈非都是空談?」

3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大埔還地於農 劉政鴻道歉 提到...

大埔還地於農 劉政鴻道歉

匿名 提到...

誠如老師所言:「我們思考一個公民社會裡溫柔的對待與理性的溝通。服務系統的連結的難就難在這裡:如何把各自的價值主張連結成一個具有永續,健康,和有經濟力的服務價值創造與使用的系統。」當完全同意這個論點的同時,思維的另一頭,卻又是一種深沈的無力感:是,理論再多終究是理論,究竟我們該如何做,方能落實「行」成就溫柔對待與理性溝通的理想呢?

這裡沒有理論與高調,只是分享幾個微不足道的真實小故事:

一回,梅尼爾症發作,某位年輕醫師處理不當導致我眩暈急速發作,我奄奄一息縮在診療室嘔吐許久……。或許實習課不曾目睹病人急速眩暈,他為自己的無心之過,嚇壞了。事後,我並無找這位醫師吵,無意義,況且我還活著。我堅信,因著我這隻白老鼠,肯定造福這位認真的年輕醫師與相同病患。

「妳如果怕難看,那麼我幫妳介紹義眼,妳去試試看,然後,我們再來討論,這樣好不好?」母親右眼失明前,始終無法克服別人對她萎縮的眼睛投以異樣眼光,這位眼科醫師溫柔地站在母親的角度,與母親溫柔討論。

「把自己車子整理乾淨,我開得舒服,客人也喜歡叫我的車,不是很好嗎?」計程車司機溫柔地分享他美好的心情,車裡流動的是輕聲的愛樂古典樂,我乘著車愉悅地扺達米勒畫展現場…

回顧88水災,這頭哭哭鬧鬧、失控且氣急敗壞指責救難官兵不夠盡力,要求這、要求那。於是,這幾位救難英雄無顧體力透支,力拼救出更多受難者…最後,我們看著悲劇發生。我們學著溫柔地設身處地想想,如果我們是這些救難英雄、我們是他們的家人,情何以堪...

看著幾位原住民溫柔無爭地說:政府已經在努力了,我們自己也要努力,說完,逕自往她們種植的田園去了…

您當然知道更多不勝枚舉的例子。任何系統連結與各項設計使用,最最基礎在「人」,基礎穩固了,自然可以慢慢建構出每一個人的理想國;在理想國裡,大家溫柔對待與理性溝通。然而,這教育工作不單是落在老師身上,而是大人的我們,我們大家一起做到,為自己、為孩子們、更為所處的社會營造溫柔兼具理性的氛圍。

是不是我們學著,不要讓批評別人成為習慣,一個壞習慣?
是不是我們想想,當認為別人做得不夠好時,自己來做會是如何?
是不是我們學著,不要老是算計著自己的好處,多站到「別人」角度想一想?
是不是我們學著走出斗室、走出高牆,之後再走向大自然。謙卑地站在大地上,仰望蒼穹,接受大自然的陶冶:
想想大自然如何溫柔寬容我們?如何養育我們?
渺小人類的我們,何以自負?何以鉤心鬥角?
何以汲汲名利?何以算計別人?
何以糟蹋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疼惜與美好恩典?

對不起,一些未經整理的雜亂思緒與平凡無奇的淺見,請多多包涵。老師諸多分享裡,隱含了溫柔與理性的元素。再謝謝老師這句分享:「Frank, Fiercely independent, strong willed and outgoing, he enjoys time spent in lively discussion, yet finds his inner peace in long walks and time spent among nature, shares of himself willingly with all. He is dignified, serious and gallant.」

Service experiences

Service experiences
Service experiences

blog out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