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2001 after Enron Scandal, people started to emphasize the ethics of a corporation management. Business schools, such a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emphasize its MBA curricula on leadership and ethics. Turn the angle to Taiwan, more and more instances teach us that the sustainability of a firm lies on its leader's ethics very much. Mr. Wang, demonstrated himself a truthful ethical leader and should be remembered our young generation.
The memorial information can be seen at http://www.cw.com.tw/issue/wang/
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Service experiences
Service experiences
blog outlines
Books
Blog roll
- Innosight Institute
- Don Chen's Village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Jim Spohrer's blog on service science
- 服務科學在橫山
- 橫山論壇
- 內灣天人岩屋
- 溪州鄉外出子弟聯誼會
- Linear Algebra- MIT Video lecture
- 阿宅反抗軍--朱學恆
- Knowing Hakka
- STRATEGIC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IT)
- 傅佩榮教授部落格
- Interaction Design
- 低碳生活部落格
- Cite you like
- The Last Lecture
- 老廖-Mitora
- 雲海深處
-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
- 陳烜部落格
3 則留言:
「Doing Useful Deeds, Saying Useful Things 做有用的事,說有用的話。」這是王永慶先生對子女的諄諄教誨,最近我以這句話與孩子共勉著。富裕的社會裡,確實欠缺「勤勞樸實」、多數人好逸惡勞、說得太多、做得太少。透過鏡頭遠遠望著王永慶先生的靈柩、靜靜讀著他刻苦向上的人生故事,我數次百感交集落淚。向王永慶先生致最高敬意的同時,我期許時時自省。謝謝所長以身作則「勤勞樸實」教導了年輕的學子們,也同時教導了門外系的我。
reference link:
http://english.cw.com.tw/article.do?action=show&id=3446
文章擷自:2008年10月26日聯合報
陳柔縉:《王永慶早年的兩百圓有多大?》
小學畢業 競爭力勝過今大學生
戰後初期崛起的企業家有些共同特徵,聲寶的陳茂榜、國際牌的洪建全、高雄東南水泥的陳江章、新光的吳火獅、台南幫的吳修齊和吳尊賢兄弟,他們和王永慶年紀差距在五歲之內,都只受小學教育,但在當時,已算有「相當學歷」,競爭力猶勝今天的大學文憑。前四人都在十幾歲進入日本人的商店當小弟,戰後都有生意和語言能力與日本商社往來,以閱讀日文書報,吸收新資訊。
一九四○年前後,當今天的二十歲,還是幼嫩的大三學生,二十歲的吳火獅已經在台北和宜蘭之間坐民航飛機談生意了。
勤奮是那一代企業家最鮮明的標誌,十五、六歲就各個像小大人,立志出鄉關。不論是兩百圓起步,或是四圓渡海,都值得永遠傳誦與學習。
reference link: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4573604.shtml
文章擷自:2008年10月25日
洪蘭:用藝術人文 活化神經通路
我的孩子在美國念博士,我看到他的選課單中有視覺藝術的課,覺得很訝異。我知道他在通識課中已修過了,為什麼還要再修呢?他告訴我:老師說念電腦的人,平常接觸的都是○與1的程式語言,但是人世間很少事是絕對黑與白的,所以要他們去修藝術的課,因為藝術沒有絕對的答案,不但不是非A即B,而且很多的時候是有時A,有時B,或AB兼有。藝術的課多修一點,可以提升他們美學的層次,也幫助他們打開心胸,接受不同的事物。
英國的詩人濟慈就說過「美即是真,真即是美。那是你在世界上所知道的一切,也是你只需要知道的一切。」老實說,這個美育就是我們現在最缺乏的,因為大家心中沒有美,所以萬事向錢看。
‧反思的智力,可以改變先天個性
現在學校裡一直教的是知識的智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需要的是反思的智力
‧ 後天的學習,有助發展健全人格
人可以靠自我覺察來開、關或活化一條新的神經通路,這是大腦的新發現,也是藝術人文可以幫忙的地方。藝術教育所帶來的反思智慧使我們可以控制原有的衝動或緊張反應,使自己的行為更合理。
藝術教育的經費不能省,因為心智是所有行為的根本。
reference link: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4572668.shtml
張貼留言